著和氏璧在太庙里兴奋地向先帝们宣示天命。
\n
这块玉璽两汉相传,又传魏晋,在西晋大乱时落入了刘聪手中,接看石勒灭刘曜、再閔灭后赵,之后再閔想向东晋求援,被普將把玉璽骗回建康,这才回到了汉人正统的手中,其后歷经宋、齐、梁,被侯景所得,又因为侯景的失败,回到了汉人建立的齐国手中,不得不说是一种天命。
\n
高洋的皇位稳固,不说都是和氏璧的功劳,但刚上位不久就得到了它,也的確让人浮想联,觉得高洋是命中注定的天子。
\n
辛术因为这份功劳被委以重用,不久之后被召入朝廷,任殿中尚书,接著又胜任吏部尚书。
\n
邮城负责吏部选官职务的官员,知名的有四人,其中包含高澄、杨在內的三人各有优劣,唯独辛术取士以才器,循名贵实,无论新老、门阀高低、身份贵贱,都一定会按才能推举,而且非常公允,很被人们称讚推崇。
\n
去年,高洋就让辛术推举一百名官员,参选的有两千人,被辛术选出来的人都很称职,没被选上的人也没有怨恨。
\n
这种文武双全、哪哪都有所发挥的万金油人才,正是最好的辅政对象,可惜他居然死了,让高殷少了一个重要的帮手,高洋不得不为此惋惜。不过这也正常,辛术如今也六十岁了,什么时候走都很合理。
\n
“其子辛阁卿,当任尚书郎,衡卿———“”
\n
高洋看向高殷,高殷连忙接话:“可以令其入我府中做参军。”
\n
进入朝廷高官的开府担任职务,也是一条经典的出仕路子,高洋点点头:“这也算妥当。不过淮南的事情,汝就要再选一名大將了。”
\n
高洋的班底其实很受限,他为了表示自己是文襄的继承者,也是爭取到他们的支持,
\n
必须要用文襄旧人;这也就意味著,如果继承人没能安顿好他们,他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