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越是分析,他们就越是感慨太子的智谋深远无,能想出这么多精妙的情节,栩栩如生,仿佛亲临战场数十年,对转世之说逐渐深信不疑。
\n
军队中產生了浓厚的三国风,忠君爱国、匡扶汉室的精神,也就无形的被埋入到了他们的骨髓里。
\n
在这种氛围下,正適合发展组织文化和精神,高殷下令,以清华为名,设立“清华军校”,他本人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任校长,以《孙子兵法》为主骨,按照篇名设立了“十三课”,选择优秀的將领与文林馆的文臣协作,编写每一课的军事理论和教案。
\n
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事,意味著以后自己在齐国的军事史上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至少齐国未来的军人,多少都会继承自己的一些军事理论和思想。
\n
在被高殷提醒过这一点后,有军將踊跃参与,他们中间不乏有人想要藏私,
\n
但更多人想的是最淳朴的利益:跟著太子打胜仗,齐国这么强,早晚能一统天下。
\n
以汉朝来看待,统一之后至少能平静数百年,即便是晋朝这样,也有个十年安生,哪怕最后只统一了一个北方,只要不是跟前秦一样猛送,那也能看齐前朝北魏,稳稳立国数十年之久。
\n
到时候天下太平,自己又总有衰老之时,不及早拿这些出来变现,难道等老了再换富贵?
\n
更何况,现在自己参与写书和教课,不仅能和世家一样,未来也许能將整个家族转舱为经学世家,而且若是二三十年后真的有变故,那现在提前拓展一些人脉,也是好事,没准未来和自己对垒的就是学生们,好劝降、也好投降。
\n
即便没有这种事,现在参与的將领也能自动成为更紧密的团体,更不要说太子还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大家都不是傻子,看得出利益所在。
\n
为了那一点家族兵法的辛秘,错过做大的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