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改变,晋阳仍是军事重镇,明面上作为抵御周国的边防重地,暗地里也在监视著鄴都的一举一动,变成了一把择机噬主的双刃剑。
\n
因此晋阳才是北齐真正的帝都,终北齐一朝,皇帝们居晋阳的时间远远长於待在鄴都的时间,高殷之所以惨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及时拉拢晋阳的勛贵,他在鄴都时,高演在晋阳的相府执政,大肆拉拢宗戚勛臣。
\n
这其实也不算高殷的错。如果高齐是大一统王朝,那作为政治中心的鄴都,其影响力会伴隨著朝廷之所在逐渐上升,但北齐此时还只是割据政权,军力为胜,就像一个残暴的武夫,隨时可以痛殴孱弱的皇帝。
\n
国家初创时的基调非常重要,正因为第一次皇权更迭时,发生了残酷血腥的军事政变,导致北齐后来的皇帝都深陷在权力的迷思中,晋阳的阴影始终笼罩著他们。
\n
世人多知李商隱的《北齐二首》,“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嘲笑高纬的昏庸无道,他也確实如此。
\n
但少知周师东征,高纬逃回鄴城,并州的將领拥立高延宗为帝,高纬知道后说“我寧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得之”,可以想像晋阳对北齐皇帝的压制力,是空前绝后的,乃至在北齐灭亡前的十六天,仍有人意图发动政变,改立新帝。
\n
可以说,谁得到了晋阳,谁就得到了北齐。
\n
虽然他高殷是名义上的太子,但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演才是真正的“皇太弟”。决定下一届皇帝的人,不是他的父亲高洋,而是他的祖母娄昭君。
\n
娄氏为代北大族,家有僮僕千人,牛马无数,许多强族都想聘娶娄昭君,但娄昭君当时看对眼了穷小子高欢,力排家议嫁给了高欢,並用家產帮助高欢结交豪杰,还是高欢的闺內谋主,经常帮高欢预谋定策。高欢能成为东魏丞相,创立大齐基业,有他自身的才能,但没有娄氏的资源,连起步的可能都没有。
\n
因此北齐不姓娄,但到处都有娄氏的影子,比如娄昭君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