晰:难怪江湖传言,“一见黄蓉误终身”——眼前这绝代的风华与身姿,足以令天下英雄尽折腰。 书页间的单薄文字,岂能承载其万一?
“过儿,怎么还不睡?”
"弟子见月色澄澈,海天辽阔,便出来透透气。一时兴起,想作首诗。"
"哦?作诗?念来听听?"
杨过暗自庆幸前世积累,清了清嗓子,目光投向波光潋滟的海面,朗声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嗤——" 一声轻笑蓦然响起,黄蓉手中团扇半掩朱唇,眼波在月下流转,带着洞穿一切的慧黠,"过儿,这诗..." 她拖长了调子,笑意盈盈,"莫不是是张九龄先生的《望月怀远》?"
杨过心头猛地一跳!这才惊觉南宋时张九龄诗作早已流传。正暗自叫糟,思忖如何圆场,却见黄蓉敛了那促狭的笑意,眸光投向深不可测的远海。
"不过..." 她的声音忽然变得极轻,仿佛随时会消散在咸湿的海风里,"倒也应了此情此景。过儿,可还记得下句?"
杨过心头微松,顺势接道:"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黄蓉闻言,身形几不可察地凝滞了一瞬。月光勾勒着她完美的侧颜,她低语呢喃,声音轻若梦呓:"你郭伯伯...年少初识时...也曾对着月亮,反复吟诵此句..."
尾音袅袅,终被潮声吞没,只余一丝难以言喻的恍惚与怅惘。
杨过敏锐地捕捉到她用的是"年少时"。
这轻飘飘的三个字,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湖中骤然激起涟漪。
原来即便是江湖人人称羡的神仙眷侣,亦难逃时光流转,情浓转淡?
这念头来得突兀又清晰,带着一丝冰冷的洞见,让他一时竟忘了言语。
海风似乎也凝滞了一瞬,只余下月光无声流淌。
“过儿,” 黄蓉的声音适时响起,将那瞬间的感怀驱散,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探询,“方才见你对着这海上明月,指指点点,是在比划什么新奇招式么?”
她的眼眸在月光映照下清澈见底,仿佛能映出人心底最细微的波澜。
杨过脸上恰到好处地浮起一丝少年人的腼腆红晕,眼珠灵动一转,声音带着些许不安:“我在想...到了桃花岛后,会不会...太过叨扰郭伯伯和您。”
他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洗得发白的衣角。海风吹乱他额前碎发——这话半是试探,半是真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