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得意的模样,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手中紧紧攥着那珍贵的外汇券,在吴楚之和秦莞面前显洋。
“你知道就好,那是冰冰的幺爸以前回国时结汇来的。”
王海涛简单解释了一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生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显然他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作停留。
毕竟王冰冰的幺爸在这个暑假里做出的事情,让他觉得在晚辈面前有些丢脸。
于是他迅速岔开了话题,脸上浮现出一丝严肃,开始讲述起当初国家发行外汇券的背景,
“这张印着长城的隐形软妹币可不简单,80年改开的的钥匙在这里转动。
那时候国家外汇储备紧张,为了控制进口消费,也急需外汇引进技术设备,才专门发行了外汇券。
它可是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特殊货币啊……
无论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来中国持有的美金必须先兑换这张外汇券,他才能消费。
当然,作为代价,这可以让他们在友谊商店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茅台、进口电器、外国的糖果……”
他的声音渐渐变得低沉而有力度,仿佛在诉说着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史诗。
作为前世在投行里摸爬滚打十来年的老炮,吴楚之其实对这段历史还是挺了解的。
虽然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但没法子,这是华国外汇管制政策绕不过去的一段背景。
不了解当初的历史,也就没法了解后续国家外汇政策因时制宜变化的逻辑所在。
眼前那枚小小的外汇券,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1980年4月1日,政务院直接授权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兑换券,构建起双轨制货币体系。
其核心目的有三。
一是强制兑换。
外国人入境需将外币按官方汇率兑换成外汇券,消费后剩余外汇券可兑回外币。
二是定向流通。
外汇券仅限指定场所使用,如友谊商店。
三是身份隔离。
软妹币持有者无法直接获取外汇券。
当然,任何政策都有例外群体,但不在普遍之列。
所以,身份隔离机制下,在国内天然形成了有券阶层与无券阶层。
当时很多进口商品只能通过外汇券进行购买,在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里,这就使得外汇券实际价值远超面值,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