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众人不知道的是,全国各地更多考古工作者在首都集合后,也都分批驰援了过来。
“教授,现在最为关键的是玉女体征参数的监测,还有水晶棺移动运输及放置场所,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了。”李研究员语气深沉道。
“嗯。”陈教授点头,“我知道空运偶然性较大,我们输不起,历史更输不起。所以,只能考虑陆运,除非短暂转场。”
“教授,正式技术组织措施已经签发,目前各组都已经准备好。”冯玲玲过来给了材料。
陈教授接过看看,道:“为挖掘方便和人员进入,上墓可以打开,直接与前期深坑通成一体,墓坑上搭建帐篷,下墓还是封闭的好。”
李研究员和张副教授都点点头。
“教授,由于墓主还有生命体征,我建议也要做最充分准备,除医疗资源外,心理团队也应该配备了。”这时,一个戴眼镜的男考古工作者提了一个很人性化的要求。
张副教授点头同意,“小丁的建议很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可塞北小城,从事心理工作的团队数量有限。我建议立即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尽快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大城市,调集一流的心理健康团队驰援。”
“同意。丁海峰、冯玲玲,你们去跟主管部门反馈下,实在不行,可通过公安部门的同志寻求帮助。”陈教授点头,回头跟二人说道。
“好的,没问题。”
看着二人远去背影,张福教授继续道:“我们还要再考虑临时存放地点。这个地点要有较大室内空间、专业的设施器具、相对严密的防护屏障和尽可能远离人群。”
“是呀,放在医院和学校的话,公众反对意见肯定会比较大。现在就看市博物馆或军分区有没有这个条件了。”
陈教授话音刚落,董晶晶过来了,“教授,市公安局博言局长和市博物馆高玉龙馆长都到了,他们要想先跟考古队通个气,需要您过去一下。”
“好了!小张,你通知大家,保护和挖掘工作不能停,必须争分夺秒。对于有难度的,或者技术条件不允许的,一定要及时上报,不可擅自开挖或处理。”陈教授回头叮嘱着张福教授。
“好的,教授!”张副教授回应着道。
……
由于运输力量没来,根据陈教授建议,提前清理外围文物,及时标记,对青铜棺椁和水晶棺暂时处于原位。
医疗团队每十五分钟监测一次千年玉女的体征参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