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形貌邋遢,道人也是蓬头垢面,行为举止似乎疯癫,但他们对此毫不在意,时常胡言乱语,哈哈大笑,仿佛周围无人。
一些书生对此皱眉轻蔑,另一些则保持平静。
直到门内的侍卫高呼:
“太子殿下到!”
僧人和道人立刻收敛笑容,转头看向门内。
此时中门紧闭,楚稷从侧门走出,众人皆行礼。
楚稷对众学子说道:
“诸位今日府中事务繁忙,难以与大家聚谈。
待春闱结束后,再为诸位庆贺。
现正值春寒料峭,诸位还是先行归去,以免染病误了明日的春闱。”
一位面容俊秀的学子笑道:
“殿下仁慈,我等自当遵从。
只是听说杜先生身体不适,心中甚是担忧。”
楚稷心想此人必是钟离看重之人,否则不会知晓杜若的状况。
若他此时不在,钟离或许能带几名学子入府,虽仅限前堂,但这已是特殊恩遇。
如今楚稷归来,钟离便不能再擅作主张。
“杜先生无恙,现已好转。
诸位请回,明日便是春闱,还需好好准备,切勿松懈。”
学子们有的躬身答应,有的面露遗憾却不敢再多言。
待学生们行礼完毕各自散去后,楚稷才将目光转向了一僧一道。
他笑盈盈地问道:"不知二位仙师尊姓大名?从何处来?又是怎知本宫心中所忧?"
此时,他的内心其实也有些忐忑。
前世读《红楼》时,他曾在网上和人探讨过这两人。
因为在原着里,他们几乎贯穿全书:起初想带走香菱,后来接走甄士隐,黛玉与宝钗提及二人,王熙凤和宝玉被马道婆诅咒时出来相救,最终带走宝玉。
他们的登场次数虽少,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
就连贾瑞之死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但仍留下风月宝鉴让人浮想联翩。
原着里的疯癫和尚和跛脚道士究竟是谁?
正是开篇点化宝玉的那僧一道!
他们可是真正的“仙人”
。
楚稷心想,这二人莫不是要来取他性命?
为确保自身安全,他本无需亲自出面。
但若这二人确是仙人,他则不得不现身应对。
不过,出于谨慎考虑,他自然不会单独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