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牛继宗向林如海拱手道:“老林,恭喜恭喜!今日可是难得的好日子,看你这精神状态都焕然一新了!”
裘良同样满脸笑意地道贺:“没错,这是大乾百年难遇的事,林大人未来必定享福!”
众人不断向林如海道贺,而他则一脸无奈地回礼。
“诸位大人,莫要再拿我打趣了。
今日是太子殿下大喜之日,我只是按规矩前来,何来我的喜事?切莫再提此事。”
恰逢户部尚书霍州走来,他捋着胡须说道:“林大人切勿如此谦虚,今日既是太子殿下的喜事,也是林家的喜事。
册封储君后,令千金便是真正的太子妃了。”
礼部尚书洪良也附和道:“不错,林大人不可松懈,大乾如今仍需你们这一辈齐心协力,为国为民。”
林如海苦笑,他早料到今日会是这般情形,因此特意向雍和帝请示过。
他本想留在宫中协助礼部布置,但户部同样需要有人在场。
然而雍和帝坚持让他今日务必到场。
众人哄笑间,都察院御史费清笑着说道:“林大人真是君子,在户部有些委屈了。
如此高才,岂能久居此地?不如来我们御史台。”
霍州皱眉道:“费大人,何出此言?”
费清一脸嫌恶地回应:“霍大人,别以为我只会挑事。
近来我发现户部有些问题,待储君册封后,定会上奏陛下告你一状。”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无奈。
他们明白费清所指,不过是户部最近银钱流向的异常。
但这事涉及太上皇和雍和帝支持冶造局的决策,不便公开。
况且朝中官员普遍认为冶造局只是从事海外贸易相关事务,顶多研发新式武器。
新建的冶造局迁至长江、黄河附近,初衷并非为了发展水电,而是为了提升火器生产的效率。
然而,这一举措所需的巨大资金让户部的账目出现了问题,即便有皇家银行的支持和海外贸易的收入,情况依然比预想的复杂。
尽管如此,这些问题绝不能对外公开,霍州只能默默承受费清的责备。
而林如海则因为目标暂时转移,心中稍感轻松,只是望着上官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同情,暗自感慨都察院的介入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
就在众人紧张之际,肃王府的大门突然打开,百官迅速归位,整齐站立。
紧接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