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后对每位皇子都像自己亲生的一样,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她发自内心如此,难怪满朝文武称她贤后。
楚稷笑道:"那大皇兄和三皇兄该嫉妒了,到时候还请您替我说情。"
皇后笑着点头,似乎忘了楚秀和楚秋被囚之事。
皇太后拍拍楚稷的手说:"时间过得真快,看你又长高了,长大了。
今年过去,你就该成婚了。
你已是大人,要为父皇分忧,别添麻烦,知道吗?"
楚稷认真点头,心里十分感动。
虽非皇太后亲孙子,但这份感情毋庸置疑。
皇太后确实视他如亲孙,倾注所有亲情。
哄完皇太后后,楚稷告退去前殿。
太上皇看他过来,笑问:"你皇祖母睡了?"
楚稷点头回应。
“皇祖母有些倦了,刚刚歇息。”
雍和帝在一旁轻笑:“你这孩子,明明说过今日不必过来,过几日就全都回宫了。”
在行宫过年已是难得,想要多留几日绝无可能。
虽有楚稷监国,但百官也不会任由皇帝在此安逸。
尤其六部尚书满心都是三线开战之事,怎会让雍和帝在此偷闲?
太上皇笑着问:“稷儿这几日监国如何?你父皇要把重担交给你,你能担得起吗?”
楚稷认真答道:“虽然辛苦,但我一定扛得起,不负列祖列宗及皇爷爷、父皇的期望!”
雍和帝大笑,拍拍楚稷肩头:“好!不愧是我的好儿子!登顶高峰需有傲视天下的气魄!”
楚稷忙谦虚道:“儿臣尚有许多不足,还需向父皇学习数百年。”
太上皇与雍和帝大笑,尤其雍和帝笑骂道:“你这孩子别在这儿拍马屁,这几日可有什么难处?”
楚稷摇头,大多事务早已敲定,只需按计划行事即可,毫无麻烦。
年末本就事少,麻烦的是年后的事,涉及春耕、赈灾、军备、各地驻防调整及边关粮饷等。
这些非楚稷所能干预,只能旁听并提出建议,无法决策。
但这确是他短板,这一年上朝次数不多,政务仍需深造。
太上皇缓缓开口:“年后该让各地僧人活动起来,看官员是否有问题,亦辨叛逆所在。
他们损失惨重,必会抓住这次机会。”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