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这件事仍需拿出来让臣子分担功劳与声望。
做皇帝需要权衡利弊,懂得取舍。
太上皇笑着问楚稷:“你怎么看?”
楚稷试探着问:“不如从天子学宫挑选皇亲国戚?”
天子学宫原为**学院,雍正帝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便改为天子学宫。
这里不仅有适龄皇亲国戚,还有勋贵子弟。
雍正帝勉强答应此事……
雍正帝生气地说:“别乱说,在让他们闹出上次的事,那就真的无法保全他们了!”
当初同意这些人去**是为了削减皇亲国戚的供养。
如今供养虽减少,但本质已不同。
目的达成,不必再针对宗室,否则他即便身为皇帝,也会遭到指责。
这个时代,身份越高,顾虑也就越多。
太上皇笑着调侃道:“你这小子可别专挑自己人下手,哪怕他们不成器,也是你的族人。
真遇到难处还得靠他们帮忙,总不能指望外人吧?”
楚稷苦笑不已:“皇爷爷、父皇,我可没那个想法,只是想让他们锻炼一下。
不过权利不能全给他们,可以让他们当旁观者或副手,跟着学点经验。”
太上皇与雍和帝沉默片刻,其实他们并不愿此时放这些人出去。
毕竟“改造”
时间太短,怕他们仍是纨绔子弟。
然而天子学宫本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将才,即使不成,做个百夫长总行……这次“平叛”
虽无太多学习意义,但至少能练练胆量。
太上皇最后点头:“那就这样决定吧。
不给官职和权力,当作是去学习。
读书万卷不如行路万里!”
雍和帝随口应允,接着问道:“那主将由谁担任?”
“你定吧,这些事不必再问我了。”
“父皇……”
“无需多言,本该交给你处理,你是大乾的皇帝,不是吗?”
雍和帝深吸一口气,郑重承诺:“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
太上皇抚须微笑,当初为何选雍和帝而非忠顺亲王?
虽然怀疑过亲王,但更多是因雍和帝孝顺。
他在皇太后身边长大,这一点让太上皇很安心。
十一年来,雍和帝兢兢业业处理国事,从未有过其他异动。
这也正是太上皇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