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可组建一个小内阁,成员皆从致仕官员中挑选。
他们虽无实权,却能协助父皇处理奏章与政务……”
雍和帝未等说完便摇头道:
“不可,太祖建国时便警示过,前朝及历代教训表明,不同派系容易形成争斗。
你所提的小内阁即使无权,但一旦接触奏章与政事,稍有动作便可能引发大问题。”
楚稷摊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通常确实是如此,但再过半年左右,大乾就要面临三线作战的局面了。
到明年年底,大乾的疆域恐怕会比现在大得多,更别提之后还要出征海外。”
“那时大乾的疆域远不止眼前这些,若所有奏折都由父皇一人批复,怕是连一天都忙不完。
况且小内阁也有它的优势,能给这些官员一个盼头!”
“谁都不想退休,因为这意味着权力和声望的终结。
如今给他们一个看得见的目标,他们在位时,父皇岂不是能更好地掌控他们?”
雍和帝听后陷入沉思,确实,眼下大乾还不需要小内阁。
但将来呢?!
满金、蒙元、南越这三地拿下后,不仅是要占领,还要开发、移民、治理。
水灾、旱涝、内乱等问题,都需要他亲自决策!
想到这里,雍和帝感到头疼。
这三个地方的事务,再加上大乾原有的事务,已经让他应接不暇。
即便他对未来的海外征战有所规划,也难以应对这么多任务。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雍和帝虽有心动,却并未同意。
毕竟太祖建国时说过的话,虽不算祖训,却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等会儿我去问问你皇爷爷的意见。
对了,最近有没有去你三哥那儿?”
楚稷沉默片刻,低声说道:
“经常去,现在已经证实之前的猜测。
不过目前还未发现可疑人物,也没有新增的门客。
对了父皇,母后那边如何?”
楚秋遇刺一事一直瞒着宣皇后,他的伤势已接近痊愈。
无论是太上皇还是雍和帝的意思,都决定等他完全康复后再入宫。
尽管楚秋的嫌疑人已被锁定,但他是雍和帝亲生子,又涉及皇后,此事不得不隐匿。
即便最终要处理楚秋,也不是现在,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