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三人听闻消息,心中甚喜,丫头们也有了竞争之心,脆声答道:"三爷,我们明白了。"
天色将晚,小吉祥匆匆跑来说:"三爷,芸二爷在外求见。"
宁安堂内。
一名少年跪拜于地,恭敬说道:"侄儿贾芸,给三叔请安!"
贾环微微抬手示意起身,说道:"芸哥儿起来吧。
我想让你暂时代替林之孝管理府中事务,等事情理顺后再安排其他差事,你可愿意?"
贾芸站起道:"侄儿愿意。
实不相瞒,家中境况艰难,母亲病重需药,侄儿实在难以为继。"说着,竟已哽咽。
贾环知其孝心,回头对晴雯道:"取一百两银子给芸哥儿。"贾芸急忙推辞:"三叔不可如此。"贾环面色一沉:"长辈赐予,岂有推辞之理?"
贾芸接过银票,感激不已:"多谢三叔,侄儿定当竭力报效。"随即叩首三次。
贾环笑道:"区区银两何足挂齿,只要尽心尽力,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芸哥儿,你可别让三叔失望啊。"
贾芸目光坚毅:"三叔放心,侄儿绝非忘恩负义之人!"
大乾十三年四月初二,贾政生辰,荣国府设宴款待亲友。
如今各家不再遣管家应付,而是亲自派人送来贺礼。
贾母心中明镜似的,知晓众人皆因贾环而来,昔日贾环未封爵时,这些人却不见踪影。
王熙凤笑言:"今年前来贺寿的人真不少,比往年热闹许多。"
贾母笑道:"他们不过是看到贾家出了个能干的环哥儿罢了。
往日怎不见这般?若说你们年轻不懂,我却还记得当年先荣国公在世时,那场面可比现在盛大多了。
可见这家中还是要有个顶梁柱才行啊。"
众人各自沉思。
黛玉感叹荣国府昔日繁华;三春为贾环感到高兴;薛宝钗则流露出羡慕之意。
王夫人神色平静,内心思绪复杂。
薛姨妈却满眼羡慕地看着贾环的风光得意。
院外,小丫头探头张望,鸳鸯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
片刻后,鸳鸯匆匆赶来,对贾母道:“老太太,宫里来了使者,传老爷进宫面圣。"
荣国府许久未有人被召入宫,如今贾政突然被宣召,不知是福是祸,贾母心中满是忧虑。
前院因贾政被召,宾客们也提前散去。
贾环悠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