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让这份漂泊的悲伤和无人知晓的真相,在宇宙的尺度下继续蔓延,将“刀”埋得更深、更广。
---
## 续写:尘埃中的悲鸣与遗忘的河流
**【“诺亚”方舟:涟漪与遗忘】**
“诺亚”方舟的震动平息了。刺耳的警报被专业的冷静取代。工程师们快速评估着损失:外部护盾发生器阵列严重损毁,需要更换;部分传感器和通讯天线熔断;外部装甲有多处高温熔蚀痕迹。万幸,核心数据库和内部结构完好无损。
一份初步报告迅速生成:
> **事件:** 未授权实体入侵及袭击。
> **实体描述:** 单一小型飞船,型号极度古老(初步分析匹配旧纪元“星尘计划”遗存特征,可能性87.3%),无识别码,无主动通讯。
> **行动:** 非法闯入核心防卫区,无视警告。在被防御系统锁定摧毁前(T-0.7秒),其主引擎发生极端能量过载,释放定向高能粒子流冲击本设施护盾。冲击峰值超过护盾设计阈值17%,造成上述结构性损伤。
> **动机分析:** 高度疑似失控AI或预设自毁程序触发。无证据表明针对特定目标或携带有效载荷。威胁等级评估:低(单一、古老、已摧毁)。
> **后续建议:** 1. 加强外围宙域早期预警及主动扫描。2. 升级护盾系统冗余度。3. 归档事件记录至“历史异常事件”数据库(分类:旧纪元技术残留风险)。
报告被发送、审阅、归档。高层管理者扫了一眼,关注点只在修复预算和工期上。“旧纪元的破烂”引发的麻烦,不值得更多关注。工程师们开始忙碌的修复工作,咒骂着给他们增加额外工作的“太空垃圾”。没有人去深究那艘飞船的来历,更没有人将它与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名为“火种计划”的牺牲品联系起来。
在“诺亚”庞大的历史数据库深处,关于“火种计划”和“星尘守望者”的条目,早已被标记为“历史档案 - 非活跃项目”,静静地躺在加密的角落,积攒着数字的灰尘。编号X72的记录,就在其中,从未被查阅。
**【李婉晴:尘埃落定的暮年】**
在“诺亚”方舟内部一个安静的居住舱内,一位老妇人正看着窗外的地球。她是李婉晴,曾经的“操作员:母亲-E72”。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眼神温和而略带疲惫。战争年代的苦难早已远去,她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