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错过了好时辰,还好,赶上了。”
这时,杨修庭像条灵活的泥鳅似的从人堆里钻了出来,“啪”地一个立正敬礼,声音洪亮:“师长好!周院长好!”
陆建军微微颔首:“小杨也在,辛苦。”
“不辛苦!应该的!” 杨修庭咧嘴一笑。
“哦,原来是陆老首长的儿子和儿媳妇儿,唐主任的公婆呀!”
“看着就是体面人!”
“嗐,管他谁呢,咱们唐主席都能配得上!啥时候开席啊?我瞧着肉都有点凉了!”
“开席咯——!”唐爷爷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句。
乡亲们的小声议论和释然的笑语很快就被更响亮的咀嚼声、碗筷碰撞声盖了过去。
对他们来说,满足好奇心和填饱肚子,后者显然更实在。
顿时,筷子碰撞声、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招呼声、碗碟的叮当声再次交织在一起,汇成了1965年唐家村这个秋夜最朴实、最热闹的交响曲。
红烧肉的浓香、馒头的麦香、鱼汤的鲜香,混合着泥土和晚风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陆建军和周雅琴坐在主桌,被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热闹包围着,起初还有些不习惯,但很快就被感染了。
他们看着对面落落大方、时不时给旁边老人孩子夹菜的唐柠,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
周雅琴更是越看越喜欢,这姑娘身上有种沉静的力量,既不怯场,也不张扬,待人接物恰到好处,难怪儿子铁树开花,认定了她。
“叮!检测到未来公婆好感度+10!+10!宿主,稳住!胜利在望!”系统适时播报。
就在这时,席间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唐奶奶抿了一口自家酿的米酒,看似随意地对陆建军和周雅琴感慨道:“亲家公,亲家母,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家糖糖啊,看着文文静静,心可大着呢,装着国家大事!”
这话像打开了开关。
坐在稍远处的杨老立刻接上,声音洪亮,带着自豪:“老唐这话一点不假!建军,雅琴,你们家怀洲这小子,眼光是真毒啊!”
“唐柠这丫头,了不得!前阵子在上海,跟那些洋人打交道,硬是谈下了大单子,给国家创了外汇!”
“那场面,啧啧,真给咱们长脸!” 杨老说着,还特意瞥了一眼坐在旁边埋头猛吃的自家孙子杨修庭,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恨铁不成钢”。
张厂长正夹起一块肥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