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微臣姜淮,叩见陛下。”
“姜爱卿快平身!”皇上立马搁下朱笔,起身。
“来人,赐座。”
姜淮一怔,御前赐座是极难得的恩典。
他立即谢恩,坐了半边,脊背挺直。
皇上打量着他,笑道:“姜爱卿,半年不见!朕可记得,你是本朝六元及第状元第一人,是本朝百年的唯一。”
姜淮拱手,“陛下过誉了,臣不过侥幸。”
“侥幸?”隆庆帝摇了摇头,转身走到一旁的桌案,又从案头抽出一册文书,“这半年来,你在翰林整理过不少文书,比如这个《南疆水利考》,条理分明,连户部老臣都赞实用。
还有前段时间你写的《雪灾疏》,更是针砭时弊……翰林院多的是皓首穷经的学士,却少有你这样务实之人。”
这些都是姜淮这段任职期间,整理着作出来的东西。
姜淮心头微动,“陛下,臣只是尽微臣的本分而已。”
皇帝听完,转身,叹了一口气,又推开手边的一摞奏折:“看看吧,洪州八百里加急递来的。”
姜淮双手接过,只见折子上朱批淋漓,写着:“洪州大雪压塌民舍千余间,冻毙百姓已逾三百,粮价暴涨,民有易子而食者……”
“这是洪州雪灾?”
皇帝点点头。
姜淮一想,皇上为什么这个时候召他来御书房,又提到折子,不会是让他去往洪州救灾吧?
果然皇上下一句话就道。
“姜爱卿年轻有为,更难得的是心怀苍生。朕欲派你为钦差,全权督办洪州赈灾,你可愿意?”
殿内一时寂静,只听得炭火“噼啪”一响。
姜淮一怔。
钦差之权虽大,但洪州官场盘根错节,雪灾又牵连民生,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此去,还不知道会遇到怎么样的凶险。
既然皇帝下令,他不敢不从。
读书不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嘛?
他当即撩袍跪地:“臣愿往!”
他曾写的《雪灾疏》中有一句,“为官者,当以百姓性命为第一。”估计皇上看到了,派他前往。
再一个,他身家干净,清白,是一把好用的新刀。
皇帝听完目光一亮:“好!那朕许你先斩后奏之权,另派太医工匠员外郎协助。”
之后皇帝转身,又从一旁鎏金匣中取出一枚青铜虎符:“爱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