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干衣裳,拎着湿淋淋的衣角就往姜家跑。
田里的汉子们赤脚蹚着泥水往村里赶,连村东头九十岁的陈太公都让孙子背着来看热闹了。
姜阳早就上前接过差役的马匹,拴在姜家屋前的树干上。
又赶紧搬来了桌子凳子请两位坐下。
李芷兰赶紧去里屋上了茶水,又拿了老姜家最贵的茶叶。
围观的村民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将两个差役围起来。
为首的差役展开烫金红帖,再次高声宣告:“会试捷报,会试捷报,贵府姜老爷高中壬辰科会试第一名会元!”
“哎呦我的孙儿啊!”老刘氏这才回过神来,眼泪扑簌簌往下掉,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才敢去接那红帖。
她的手抖得厉害,差点没拿住,还是张婶在旁边托了一把。
差役笑着拱手:“老夫人大喜!姜会元如今在京城等着殿试,特差我等先来报喜。”
之后他走到一旁的马鞍上,解下一个蓝布包袱,“这是姜会元捎回来的银两和家书。”
听完,人群顿时嗡嗡作响。
一个铁匠挤到前面,黝黑的脸上笑出一口白牙:“我早说姜家小子不是池中物!还记得三年前,他帮我写春联,那字就跟印出来似的!”
“可不是!”卖豆腐的李婆子拍着大腿,“他刚回我们村儿那会儿,我就看出来了,这孩子以后铁定有出息,这不,被我猜中了!”
几个曾经和姜淮一起上过学堂的后生互相捶着肩膀,又是羡慕又是骄傲:“会元啊!咱们竹溪村出文曲星了!”
“就是,别说会元,就是状元也有可能!”
“可不是,已经连中五元了!六元指日可待!”
“可不是,只是,我就实在差的远了,实在不是那块料,读到半路只能退学了!”
“哎,我也差不多,还不知道要读多久才敢去考试呢!”
几个后生纷纷讨论着。
老刘氏被众人簇拥着,眼泪怎么擦也擦不干。
此刻老姜头也从田头赶来,他哆嗦着拆开家书,虽然不识字,却颤抖着道:“我……我孙...我孙出息了...”
他哆嗦着。
之后突然一拍脑袋:“快!快去祠堂敲钟!把族老们都请来!”
又对老刘氏喊,“去把咱家那只老母鸡宰了!再把地窖里那坛女儿红挖出来!”
几个半大孩子已经飞奔着去村后,边跑边喊:“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