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窘之时,有五斗米还是会为其折腰。
毕竟饿的要死的时候,风骨,气节,又不能当饭吃。
苏淮长袖一甩,飘飘然,身心舒畅些许。
现在他要去西街雇一辆马车回竹溪村了。
竹溪村距离京城两千多公里,就是一般的马车,也要走一个月。
山高水远,路途曲折,苏淮想了想古代的路,这一路颠簸,怕是屁股都耐不住。
他摸了摸臀部,看向远处。
只是,他的亲生父母怎么还没来接他?
苏淮正想着。
就看见不远处有两个人走过来。
一男一女,约莫四十左右,穿着粗布衣衫,手上拿着包袱。
他们此刻正在石街上四处张望着。
苏淮看了他们一眼,以为是路人,要避开。
没想到,那女人却突然开口,“这位公子,可否打听一下,前面是永宁侯府吗?”
苏淮看向他们,点了点头,“是”。
之后,那女人抬头朝永宁侯府门前的鎏金牌匾处瞅了瞅,又看向自家男人。
等她再次瞥向苏淮的刹那,突然瞳眸瞪大,道,“你……你是淮儿?”
她刚问完,一旁的男人也猛地看向苏淮。
随后两人双双对视,“苏淮,你是淮儿!”
苏淮点点头道,“是....你们就是来自竹溪村的?”
夫妻俩互看了一眼,均眼含泪光的点了点头。
“淮儿,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两老眼泪婆娑的看向苏淮。
苏淮有些不知所措,他不习惯这样的场合。
此刻的秦氏看着苏淮,晶亮的眼睛泪花滚落。
“淮儿,”秦氏颤着嗓音,抖着手要去牵苏淮,转瞬又害怕自己的手污了苏淮的衣衫似的,连忙缩回去。
只定定的扯着自己的粗布衣角。
姜父姜正河也嗫嚅着唇,顿住,右脚往怀里的方向缩了缩。
苏淮感受到他们的窘迫。
只对他们笑了笑。
姜正河和秦氏路上一直都在害怕,害怕这个一直在侯府锦衣玉食的孩子不接纳他们。
毕竟从那样一个钟鼓馔玉,钟鸣鼎食的侯府被赶到这样一个 一贫如洗的乡下,换任何人都接受不了吧。
但看他的神情,好像并不那么反感。
现在看来,这个孩子的性子还不错,还算良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