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帝,所以这里叫汉昭烈庙。诸葛亮的祠堂是后面才搬迁进来,是朱元璋的儿子,蜀王朱椿把它们合二为一的,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
欧阳无忧说道: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由此可见,武侯祠原来确实不是在这里。
秦叔叔问道:天舒,那你说说,为何不叫先主庙,却叫武侯祠呢?
我说道:功过是非后人说,百姓心中有杆秤。刘备确实可称为仁君,朱椿把先主庙建于前,武侯祠建于后,也是为了体现君尊臣卑,但老百姓显然更喜欢诸葛亮多一些,所以,千百年来,人们都把它叫武侯祠。
秦叔叔赞道:答得好。振华,你们以前来过吗?
大哥说道:我和援朝都没有来过。秦叔叔,你们应该来过吧?
秦叔叔笑道:其实,我们几个老头子都来过。今天要天舒来作陪,是想听听他的讲解。
宋嘉蕙笑道:天舒叔叔,你有没有如芒刺背的感觉?
欧阳无忧笑道:天舒叔叔满腹经纶,自然是成竹在胸,稳操胜券,有什么可怕的呢?
唐叔叔笑道:听闻无忧公主才华横溢,不如给我们也讲讲?
无忧笑道:那我岂不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了?
秦叔叔笑道:这个小姑娘可真会说话。
我们说说笑笑,来到唐碑前,看那碑文,无忧念道: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宋嘉蕙小声问道:天舒叔叔,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道:这是唐朝宰相裴度写的,他说,能同时做到治国安邦,忠君爱民,节身自好,以理服人这四点,古往今来,只有丞相诸葛公一个人做到了的。
宋嘉蕙叹道:这个裴度必定是诸葛亮的迷弟。
我说道:嘉蕙,诸葛亮是千古贤相,自然值得后人称赞。然而,裴度如此赞扬他,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朱叔叔笑道:天舒,这三绝碑的典故,我们都知道,但我仍然要你讲讲,条件是必须推陈出新,与众不同,你能不能?
我说道:朱叔叔,容我想想。
朱叔叔说道:那你好好构思,我们看看这些牌匾。
宋嘉蕙她们去了明碑那边,她喊道:天舒叔叔,你过来。
我走过去,宋嘉蕙指着明碑下那个石刻问道:这是乌龟吗?
我说道:不是,这是霸下,是龙和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