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上午好。我已经把你们的论文都看完了。”
\n
许青舟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整体水平,已经达到投稿水准但很遗憾,我的标准稍高,打分的话,都只能到70分。”
\n
“噢,教授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
\n
马尔斯哀嚎。
\n
卡森拍拍马尔斯的肩膀,说道:“伙计,淡定点,我保证,比起让那些刁钻的评委打回来叫改稿,你会更喜欢教授给找问题。”
\n
读了这些年的书,他更加明白,想要一位教授这样谆谆教诲,指导论文,精益求精,传授宝贵的经验,是多么难得可贵的事情。
\n
最起码,除了他的前老板,也就眼前的许教授能有这个耐心了。
\n
马尔斯想起什么不好的经历,叹息:“好吧,我体验过那种痛苦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授。”
\n
“很高兴看到你有这样的领悟,好了,现在先说卡森的论文,你们俩先坐一会儿。”
\n
许青舟示意孙思敏和马尔斯俩人先坐,而后把卡森第二篇论文调出来,“第四部分,我建议加入掺杂浓度与超导性能的协同优化,增加应力补偿模型设计”
\n
中午11点半。
\n
给大家讲完论文需要修改的细节,许青舟带着新的样品去材料系building 13的实验室。
\n
他预约到了今天的设备。
\n
先分析锂沉积和剥离的可逆性及反应动力学,评估容量衰减和循环寿命,同时通过cryo-sem冷冻电镜记录锂枝晶生长过程,还能实时动态监测锂沉积过程生成图片。
\n
这几个月断断续续地做了些实验,并且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