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可如今……
\n
隨著吕洞宾的话语传开,百姓们这才知晓,所谓的农作神物,並非来自李唐皇室,也並非唐皇得天所授,而是从车迟求来,却欺世盗名地传播开来。
\n
这种说法一经传播,自然激起百姓们的满腔怨气。
\n
“明明是来自车迟的神物,却增了这么多的赋税!”
\n
“听说,车迟的赋税,百中才加一!”
\n
“什么百中加一,听说车迟根本就不收农税!”
\n
“什么?不受农税?那车迟国家如何维持运转?”
\n
“这你就不懂了!车迟不仅不收农税,还主动分发土地,鼓励百姓种植,甚至高价回购粮食!”
\n
“这是为何?”
\n
“这乃是因为车迟的『大同理念』。”
\n
“大同理念?快和我们说说!”
\n
在这种情况下,大同社悄然行动,借著车迟的名头,进一步宣传大同社的理念。
\n
车迟距离大唐,直线距离都有几万里,凡人一生都难以到达,那些传播者又是如何得知这些情况的呢?
\n
实际上,这些关於车迟的信息,皆是方翰传播的。
\n
方翰这位穿越者,將现代的景象与理念,都披上了车迟的外衣,藉此传播自己大同社人人平等的理念。
\n
这一举动虽是误打误撞,却也恰好宣扬了车迟的名声。而且,如今的车迟,的確达到了这般境地。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