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由於圣人乃九境之末,仙唐又以文辞立国五千来年,所以將深究某些学术到了极境,又有莫大贡献的夫子称为圣人或亚圣。
\n
圣,在中天大界,不单代表修行境界,也是极致的意思。
\n
“平子问人道,守庸子曰:顺天耳。不违天时,菜畜发也;不违天象,黔首活也;不违天道,诸国王也……”
\n
“平子曰:上帝煌煌乎,敬三尊而牧其民。牧民何以得哉?民兴,与帝不利。民衰,与帝不利。呜呼!牧之,德也!”
\n
……
\n
张清和认真听了一会《平子》,面色从认真到了有些严肃,这本书的通篇表达的都是顺天敬神的观点,和守庸子一脉相承,甚至犹有过之。
\n
在这个知识就代表扭曲,高天之上的神明都是那种玩意儿的世界,这样的典籍出现似乎算是相当符合情理。
\n
徐见山细细阐述了平子,又整理到治国理政上来,声音抑扬顿挫,神色冷峻,几个打不起精神的学子只得死命睁开渴睡的眼睛。
\n
事实证明上课钓鱼,与是不是修仙者毫无干係。
\n
“好了,今天的文课就到这里,诸位好好温习。”徐见山见已经出了些日头,提声道。
\n
他看了眼还算精神的张清和,来回踱了几步,作下决定。
\n
“接下来讲修行,今日我们谈基础。修行中遇到困惑的归元学子可以留下等待课后答疑,无事的可以先离场了,道基学子留下。”
\n
徐见山先细细阐述了分明的体系,隨后抽学子答问。
\n
张清和听得很认真,身处这样的世界,不能做反抗的时候,就得去试图理解。
\n
理解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