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况且长安塾乃国之心腑,自对夺舍有一套处理筛查,就算是继承了前身的记忆,可若是被人发现他性情大变,保不齐就得送往不良人一通严刑拷打。
\n
好在张清和平日里性格孤僻,既没有广结好友,也並未亲近良师。於亲情上,则是起点主角式的父母双亡,父亲身为前宫正,领一方兰台,遭奸人暗害,其母抑鬱成疾,不消几年便隨之而去。
\n
隨著党爭落幕和安抚式的平反,他便成了有名的清流之后,被引荐入了长安塾,能坐享著父母拿命搏来的好大家业。
\n
在外人看来,听起来还不够惨。
\n
不过只有张清和知道,这位刚刚入学的张公子,昨日夜半,在长安塾室內运转不休、冬暖夏凉的恆春阵里,因为“偶感风寒“,便已撒手人寰。
\n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號。
\n
不仅仅是有人不希望他继续活著,並且这个人胆子还得很大,同时,这个胆子很大的人,能量也必须不小。
\n
他当然不曾得罪人,那么杀身之祸只可能是来自於便宜父母。
\n
这便宜父母还给我招来相当麻烦的便宜仇家啊。
\n
张清和苦笑。
\n
他身在地处长安城內的文院,和坐落在太浩天的真院不同,文院並无大修坐镇,除了极其有限的几个夫子,日常安保全仰赖长安城中的不良人与执金吾。
\n
就算是这样,敢在长安塾文院里动手的人,这座城里也不超过十掌之数。因为在塾中动手,就得拥有和长安塾间接对话,息事寧人的底气。
\n
或者,乾脆就是长安塾中的某一位大修的亲故。
\n
张清和暂时没法关心这人究竟是谁,要说他现在心里最在乎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