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忙。尽量往前推,知道多少说多少。”
老陈也笑,笑中也透出点儿自得:“那你们可真问对人了。”
于是,老陈井井有条地给我们溯本求源。
“幼儿园以前是个学堂。据说是光绪皇帝搞百日维新的时候,全国到处新建各式学堂,我们这里也搞了几个。可是还没用上呢,光绪皇帝就被老太后关起来了。”
“公寓楼这里的学堂荒废了好多年,后来又搞什么革命,民国了嘛,还是用了起来。”
“学堂之前先是个私塾。听说是个大官建起来的,专门就给族里的孩子读书,很有名。再往前就不知道了。”
“但是出没出过事就不知道了,太久了。”
知道了这么多,也是大突破了,尤其是搞清楚了在公寓楼里作祟的那三个鬼魂。学堂、私塾,我们可以再去调查。
谢过老陈,我们就直奔市图书馆去了。
市图书馆里收藏着银江市各个时期的老地图,最早的一张是明朝中叶的。
不过我们不能看原版,其实也没必要,市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扫描的电子版。
不知道是原来版本的原因,还是扫描的原因,有些细节不是太清楚。
这个时候,章家骠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用自己编写的一个程序,可以把图象处理得更清晰。
多个时期的地图排放在一起,公寓楼的变迁一目了然。
老陈给我们的情报都非常准确。私塾的存在时间是最长的,从明朝中叶就在了。
这个私塾属于银江一个姓伍的望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