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的线上公开书库就有。”
“有了。”吴队长话音刚落,章家骠的声音就响起来了,想把他的手机递给朱旭。
朱旭没接:“不长的话,你直接念出来给大家一起听吧。”
章家骠有点儿为难,手一伸,递给我了:“文言文,竖排繁体的。”
好吧,我来念。
真的特别短,只有几句话。我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吧。
明朝洪武七年到十年,银江连年大旱,县令(那时候,银江还只是个县)四处请高人祈雨,都失败了。后来有一个道人毛遂自荐,说是某家祠堂因无后人祭祀而怨气冲天,导致风雨失调。道人去某家祠堂祈雨,倾刻间暗无天日,雷雨交加,自己也被落地雷击中。侥幸不死,即将祠堂改为清妙观。
朱旭:“没了?”
我:“没了。”
“原来的祠堂,到底是哪家的呢?”朱旭又问。
我们都只好大眼瞪小眼了。市志里没有写。我们也没有别的线索。
“朱师傅,你是怀疑那个祠堂是根源吗?”我问。
朱旭:“清妙观就是那个祠堂改建的。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出现过有问题的建筑了。你说得很对,清妙观很可能就是为了镇住什么的。”
朱旭对着地图沉吟了一会儿,很快便做出了部署。
“这样吧。我们兵分七路。”
“我,蒋晴,杨重,负责清妙观。”
“纪向东、侯昌,负责筒子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