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愁要怎么开这个口,道士却替他省事了。
道士自己提出,想留在银江。
官老爷大喜过望,忙道,这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师爷也叫道士放心,一定会找个风水宝地,给他建造一个堂皇气派的道观。
道士摇摇头,浅笑道,也不用那么麻烦。他本来就是一个云游四方的懒道士,哪里用得着道观,就暂且祠堂栖身便了。等这一家的后人回来了,再另作打算也不迟。
官老爷和师爷还觉不妥,深怕怠慢了道士。
但道士态度很坚决,言词也十分诚恳,两人也只好答应了。
从此道士就在这家祠堂落脚了。谁也没想到,这一落脚就生了根。
听司机师傅煞有介事,声情并茂地讲完故事,我们照例要说几句赞叹附和的话。先不管讲得靠不靠谱,人家讲这么大半天,口水都要费几钱的,对不对?
“这一家的后人就再也没回来吗?”我问。
师傅:“没有。官老爷派人到处找也没有下落。估计是在别的地方生根了吧?”
“所以那道士就一直在祠堂里住下了,”他接着说,“后来又收了徒弟。”
“再后来,老百姓出钱,一起将祠堂修成道观了。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我问:“那他被雷霹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师傅耸耸肩膀:“那谁知道啊?故事里就这么讲的。反正也没被霹死,人家是真神仙嘛!”
周海:“我说这道士也挺奇怪的。人家要给他建个正经八百的道观他不干,非得在别人家的祠堂里待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