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便立即朝着道士深深一揖:本地连年干旱,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道长若有指教,还请明示。
道士审慎地道:我虽不知道如何祈雨,但我想,恐怕祈雨也是不行的。
师爷一下子被人戳中痛脚,忙问:道长怎么知道的?之前,确有一位高人来祈雨,黑云涌动,雷声震震,偏偏功亏一篑。
道士叹了一口气:那我想的恐怕就不错了。贵地大旱,只因有怨气冲天,才令风雨失调。你只祈雨,却不设法消解怨气,何异于治标不治本。
师爷猛地一怔,忙又是深深一揖:请道长稍候,待我请东翁出来一见。
师爷的东翁自然就是指的官老爷。
且说官老爷一得了信,也是精神一振,立马赶过来,一步也不敢耽搁。
这还是头一次有人说出干旱的症结所在。
官老爷见了道士也是深深一揖,道士还是安然不动,竟很坦然地接受了。
此时此刻,官老爷也不去计较那许多。心道,只要他是个果然有能耐的便好。
官老爷急切地问道:道长说本地大旱是怨气所致,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里的怨气?某自从赴任以来,虽不敢说抚育百姓、殚精竭虑,可也心存警惕、不敢懈怠。凡遇诉讼,也绝没有厚此薄彼,总要持平而论才好。
道士点头:能做到持平而论也属不易。只是我才刚到贵地,也不知道怨气究竟来自哪里,还需查访一番。
官老爷忙应声道:道长既愿意出手相救,某代银江百姓先行谢过。说着,又是深深一揖。
这回道士却还了一礼:一定尽力。
官老爷看他话虽少,却没有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