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苦,只盼黄河治理早日成功。”郑森也有些感慨。
今年的灾害已经很明显了,北涝南旱。
江南旱得河水枯竭,河南却是连日大雨。按照一贯的手段,水位涨到一定程度,就是在河南的东部,扒开黄河北堤泄洪。如此,河南会被淹一两个县,山东则要被淹好几个县。
至于被划到江苏的徐州,反而是最安全的。
郑森带着杨鼎一起巡视河堤,说道:“等到秋末时节,水位枯浅,又还没结冰,得组织百姓疏浚河道。而今已经收复北方,水运日渐繁忙,下游泥沙淤得太厉害了,极不利于船只航行。”
“太守所言甚是,”杨鼎连忙说,“下官只是萧县知县,疏浚河道一事,还得太守您来牵头,把砀山、丰县、沛县也一并拉来治理。”
郑森点头道:“等洪水过后,便让这四县的知县,一起到州衙来开会商议。”
接近中午,至一渡口,众人便停下来,在渡口附近的野店歇息吃喝。
朝廷的规矩繁琐,官吏在工作日的中午,严厉禁止饮酒,只有吃晚饭的时候才能喝酒。
野店也没啥好东西,炒了几个小菜,郑森以茶代酒跟杨鼎碰杯。
杨鼎有些拘谨,遇到知州也就罢了,这位知州还是驸马爷,而且公主本人也在同桌。
“杨知县是四川人?”郑森随口问道。
杨鼎笑着回答:“川东人,黄将军(黄幺)还没带兵入川,下官便跟着前明知县,献城降了秦将军(秦良玉)。承蒙陛下不弃,下官竟从一皂吏,一路升迁至知县。这在前明可不行,下官出身皂吏世家,子孙连考科举都没资格。”
郑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