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要使力,就得推着东西跑,这个东西就是活塞啊。”也可以理解,46之后,欧洲科学家同样有此思路。
“连杆、飞轮?我的飞椅(直升机)就用了连杆,水转大纺车不是也有飞轮吗?”
“滑阀?飞轮都转起来了,加一根连杆,让飞轮控制连杆不是顺理成章?”
赵瀚做什么事情,一直都不慌不忙。
在他想来,布置发明蒸汽机的任务,用十年时间慢慢磨出来都可以接受。
但四天就画出图纸,一个月敲出样机是什么鬼?
就像一个家长,督促孩子考试必须及格,结果却拿到孩子的满分卷。
当然,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从法国的蒸汽机模型,到瓦特改良蒸汽机,中间经历了漫长的86年。而从瓦特改良初代机,到瓦特完善蒸汽机,又用了足足25年时间。
徐正明的蒸汽活塞,用的是铸铁芯,包裹皮革抹油。表层油脂磨掉之后,摩擦阻力会大大增加。
这货的改进方案,是在皮革外面,包裹一层浸泡菜油的细棉,可以延长活塞有效工作的时间。
由于没有橡胶,也是皮革、棉花之类的代替。气密性差不了太远,主要问题是容易损耗,撑不住那种高温环境,用几天就得进行更换。
另外,相比完整版的瓦特蒸汽机,徐正明的蒸汽机还很不稳定,而且做功效率也要低很多。因为没有行星式齿轮,没有调速器,没有安全阀,没有压力计,没有气缸外层隔热装置……
那天在赵瀚面前,蒸汽机突然卡住,就是因为缺少调速器,导致飞轮在做非匀速运动。再加上缺乏行星式齿轮,最后往复式做功无法再往复。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