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盘山公路被积雪掩埋,中巴车的防滑链在冰面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林小羽怀里紧紧抱着装有新型发热护胸衣的保温箱,箱内的石墨烯加热片能否经受住极端低温,她心里也没底。车窗外,张浩然和男生们顶着风雪清理道路,睫毛和眉毛结满白霜,宛如行走的雪人。
苗寨里,小兰裹着三层棉被瑟瑟发抖,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着她通红的眼眶:“阿姐,工坊的蜡染布全冻脆了,一扯就碎,”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姑娘们的胸脯被冻伤了……” 小羽立即打开急救包,取出含有山核桃油的防冻膏,却发现软管也已僵硬变形。
第五届 实验室的凝霜数据
生物园实验室的空调发出超负荷的运转声,陈雨欣的鼻尖冻得通红,紧盯着显微镜下的组织切片:“低温导致乳腺血管收缩异常,” 她的声音透着焦虑,“我们之前的护具设计完全不适用!”
小羽颤抖着记录数据,电脑上的失败案例曲线呈断崖式上升。“难道要退回传统护具?” 她望着窗外的积雪,“可那些又无法满足现代需求……” 此时,手机弹出牧区传来的视频,卓玛裹着厚重的藏袍,声音虚弱:“护嗓培训被迫中断,好多孩子咳嗽不止……”
第六届 寒夜火塘的凝霜对话
苗寨的寒夜,小羽和小兰蜷缩在快要熄灭的火塘旁,火苗奄奄一息。“阿姐,” 小兰摸着冻伤的胸口,泪水滴在结霜的护胸衣上,“是不是我们太贪心,想把所有智慧都揉进护具里?”
小羽翻开被雪水浸湿的日记本,夹着的干枯向日葵花瓣簌簌掉落:“也许真正的成长,” 她望着跳动的火星,“是学会在困境中取舍。就像山核桃树,冬天会舍弃叶子,把养分留给根系。” 这时,远处传来张浩然断断续续的护嗓歌,混着风雪声,显得格外苍凉。
第七届 生理课的凝霜手册
开学后的生理课,苏晴老师分发《冬季成长手册》,封面是小羽在暴雪夜抢修驿站的照片,背景是被冰雪覆盖的护具模型。“冬季护具需兼顾保暖与透气,” 她指着手册里的对比实验,“就像给山核桃树裹草绳,既要防寒,又不能闷坏树皮。”
张浩然展示着牧区寄来的应急方案,视频里藏族老人用牦牛皮制作简易护胸:“传统工艺在极端环境下反而可靠,” 他若有所思,“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科技与传统的结合点。” 王浩的表弟在笔记本上画下牦牛皮与现代保暖材料的拼接设计,旁边标注着 “凝霜改良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