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又乱哄哄的一片。
“熊光明同志,这算是变相的学徒工了吧?”
“不全对,牛科长这个问题非常好,大部同志都当过学徒工,五根手指有长有短,家里兄弟姐妹还有个亲臭,更何况师傅带的徒弟呢。技校的目的是为了培训起来能更好的起到标准化,避免师徒之间的矛盾,合格了下厂工作,不合格接着培训。和中专的区别是我们的技校更加贴合厂里的实际生产,为厂定向培养人才。我说个最低标准啊,技校毕业要能完成初级工的工作。”
‘好!’这个提议全票通过,细节方面就是后续讨论的了,比如先开什么专业课,老师问题怎么解决,这熊光明就不管了,他负责出方案,具体实施就让其他同事去操心吧,总得让大家有个参与感吧,为了厂里的发展大家也是想出把力的。
之后厂里招工也是大力面向厂里工人家属,各车间统计情况,但是一个初中毕业就难倒了一片。因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翻砂的孩子要是够了初中毕业可以安排干别的工种,不用再找关系求人了。
这趟快车要是赶上了一家人就瞬间起飞,由于这次招工人数众多,厂里也为了摸索技校的建立,这次实行边学边干模式,之后才会逐渐进行技校培养模式。
之后熊光明更忙了,厂长意思是让他先配合人事部门先把招工的事兼起来,人事科长天天恨不得拽着熊光明不让他走。
这事熊光明乐意干,又能往里加私货了。
熊光明想到伊万还是大学里的老师,就把伊万介绍给了负责设计的人员,厂房设计就是苏联弄的,干脆培训部也让苏联人搞吧,熊光明提出要求,一搂主要是实操车间和配套房屋,二楼三楼是教室,剩下怎么布局就不管了,苏联老大哥的建筑理念实用性这方面不用担心,皮实耐操可以放个心。还有伊万这个见多识广的家伙在,省得这老小子天天没事干在车间抡大锤。
熊光明夜大也开课了,院里好几个小的也上学了,光福,解旷,许铃音,都就近去了阎不贵的小学,几个小的跟着小灵和雨水去学校了,路上一起上学的小孩越来越多,都以这俩丫头为主,放学了都在门口等着,人齐了一块回家,根本不用大人接,这个年代也没几个接孩子的,熊光明后世好像就1年级时候家长接过两天。
她俩在学校那就是无人敢惹的存在,一个哥哥是南锣大傻熊,还一个是南锣傻柱,听这名字就不是好惹的主,而且还声名赫赫,虽然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这两位的战力,但是再加上旁边刚上初中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