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购买资格。
至于基础员工,陶莹打算找唐潇,他那边的人有优先录取资格。
随后就是附近工作的。
化验员也基本上是原先工厂退休的人员,毕竟都是四十五就退休的,还有大把的精力。
而且就连杨麟也被陶莹利用上了,还有就是刘静家里。
大政策加上人脉,让陶莹一切都无比的省力。
四月份,陶莹这边就准备动工了。
图纸什么的,都是跟工程师提前准备好的,这时候还没有CAD什么的,所有的图纸全都是纸绘,所有的表格,资料也全都是纸制版的。
结合前一世的工作经验,陶莹所有的资料都设有专门的台账。
可即使这样也还是有很多的不足。
就这样磕磕绊绊的,直到冬天也没有竣工,不过厂房主体结构建好了,公用工程管线,预埋件什么的都已经铺好。
办公楼也盖好了,不过还是毛坯,只装修好了两间办公室,一间资料室。
办公室是陶莹的办公室,主要用来招待和开比较正式的会。
另一间就是工程师们的办公室,用来讨论工作上事宜和平日里争吵的。
技术方面的人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的,在思维碰撞方面,就很难统一,经常会大吵一架。
不过这些工程师们都比较尊重陶莹。
主要是没想到陶莹竟然如此懂,而且还能够提一些建设性意见。
很多时候在思维盲区的时候,陶莹很容易一言惊醒梦中人。
冬天不能够盖房子,大家就开始上设备。
陶莹打算生产的是对临硝系列产品。
由氯苯经过硝化生产混硝基苯,然后进行分离。
再经过还原生产氯苯胺系列产品。
这个时候还原工艺都是采用铁粉还原。
陶莹打算直接上加氢还原。
氢气的厂家已经联系好了,用的时候通过槽车运过来。
虽然也可以采用甲醇裂解工艺,不过这个时候制氢工艺国内还不太完善。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催化剂工艺。
陶莹直接通过工程师,联系了大院校。
通过陶莹建议和资金帮助,制作炭载催化剂。
并且陶莹这边还给学校提供实习的机会。
并且提供给学校的学生假期工的机会,也算是帮学校培养人才。
这些学生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