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传国玉玺的名气太大了,传说秦始皇统一天下,特以传世珍宝和氏璧制作一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n
我皇权受命于天,国运必然永久昌盛。
\n
在中国历朝历代,传国玉玺都是极有象征意义,而不仅仅是个皇帝玺印,这更代表的是国家、正统。
\n
「传国玉玺不是早失落了吗?」
\n
「朕找回来了!」
\n
据传,秦始皇当年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皇始将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风平浪静,玉玺也就失落寻找不见。
\n
八年后,有人将此玺献上。
\n
后来刘邦屯兵灞上,秦王子婴捧玉玺跪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刘邦诛项籍,即天子位,将玉玺世世传受,称为汉传国玉玺。
\n
西汉末,外戚王莽篡权,玺藏于太后处,王莽来索,太后怒而掷之,玺破一角,王莽以黄金补之,故成为金镶玉。
\n
及王莽兵败被杀,更始帝刘玄乃得玺,后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玺易主刘盆子,及刘盆子兵败,传国玉玺拱手奉于光武帝刘秀。
\n
到东汉末年,何进入宫诛宦官,宦官携帝出逃,玉玺失踪,后来孙坚攻入洛阳,得玺,复被袁术所夺,袁术得玺称帝,兵败而死,荆州刺史携玺至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传国玺重归汉室。
\n
曹丕建魏篡汉,特意让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
\n
后司马家又篡魏建亚,传国玺归亚()。后赵石勒灭前赵,夺玺,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
\n
可仅二十年,冉魏灭后赵,玺传冉魏。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