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奉承谄上迎合君王没有真正大臣气度的佞臣。
一生翻翻覆覆没有立场,没有民族气节,除了功名利禄,实无其它,虽然士林上下都尊他为文章宗主,称他百年无他,可再有才能,这心术不正,又谈其它?
虽然这也是晚明以来,无数士大夫们的通病了,但对于几乎重起炉灶再建大明的朱以海来说,尤其是他即将退位时,他必须要对钱谦益这种反复自私的文官士人,对耿仲明吴三桂那种卖国求营那种拥兵自重那种屠城掠民不当回事眼里没有皇权没有国家的武夫们,进行一番大力整治。
就算矫枉过正,也是必须的。
他退下去前,把该做的事情做了,哪怕砍杀的狠了些,到时也正好让新皇示恩,一进一收,一威一恩。
否则若人人还是晚明以来那种老思想,就算如今大明再造,可只怕也兴盛不了多久。
基本上百年之内,在东方大明已经无真正外敌。
可坚固的堡垒却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朱以海现在清算耿仲明钱谦益洪承畴吴三桂等人,未免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味道,可他不得不为之。
如果再给他二三十年,他可以手段更温和些,慢慢的把那股子晚明以来的歪风扭转,可他没时间了。
太子还太年轻,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混乱时代,他也缺乏足够的手段能够控制的住那些人。
他不能冒险。
既然没时间,那就快刀斩乱麻,哪怕会背负一些骂名,可他也不在乎,皇帝不是圣人,治国也不是请客吃饭。
当时形势所迫,只能妥协退让,如今有条件了,当然就得新旧账一起算。没条件的时候,就算被这些乱臣贼子们拥兵自重甚至养寇自重也没办法,甚至被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