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不断的对外移民开拓,开销达到了很高水平,仅次于军费开支,比官吏俸禄开支还高。
太子手里有很多钱,却很谨慎的花钱。
所有钱都需要先制订预算,然后审核,最后要严格按照预算使用,严禁随意超支等情况,地方上按预算留存的税赋钱款,也都是有严格使用条款,衙门办公经费多少,地方经制吏、编外吏的俸禄,还有饭食银,以及养廉银、补贴福利等全都是要按严格规定执行的。
地方上要做什么额外的工程,那都得层层审批,不准随便立项,既不准乱摊派百姓,也不得随意向朝廷请拔款项。
钱袋子捂的紧,经济环境较好,这钱越存越多。
一年国库收入两亿,太子只花八千万,还富余一亿二,三年下来就节余三亿六,帮朱以海偿还之前发行的各种债券后,还剩下三亿。
这还没算上那些官营产业上缴的部份利润,这些钱不在国库,在工部、户部两大衙门的银库,也攒了一大笔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家做主就得精打细算,这万里江山,两亿子民,每天一醒来,开销都是要几十万块银元啊。”
被召来的首席总理大臣、内阁首辅文安之面对皇帝的话,倒是很直接的认为节省点好,现在经济好,不一定以后一直好。
朝廷这几年开疆拓土不少地,也同样扩建了不少军队,从驻防御营到省巡防营,再到屯镇兵、驿镇兵,甚至新增加的地方团练也一样要增加开支的。
新开拓地也一样增加了许多衙门,增加了许多官吏,多了许多办公经费,全都是增加了后,就不会再减的常项开支。
这几年朝廷经济好的让文安之这样的首辅都有些不可思议,如果按以前大明的那种税赋、开支模式,其实早就跟崇祯一样崩了,毕竟一年地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