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是一个年轻的老师,是从咸阳师范毕业的,他这个师范跟西安师范不同,西安师范属于高等院校,而他的属于中等,现在只要有小学毕业证的,或是童生,都可以参加招生考试,录取后三年教育,出来后分配到小学教书。
这位年轻老师姓刘,也是关中人,是渭北的泾阳人,算是绍天朝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接受了完整的小学教育,然后两年师范,今年其实是他师范的第三年,开始下放实行,到农村的小学校里实习一年。
不仅直接面对乡村学生,还要完成一些调查任务,比如调查实行所在学校周边农村的实际情况人丁户口田亩山林水库矿产工坊集市街铺,百姓实际税赋劳役负担、拥有田地多少、佃租负担,甚至是婚嫁负担等,甚至是要堪察绘制一副所在地方的地图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实行任务。
这一年实习表现的好坏,也会影响到他们最后的毕业打分,以及最终分配等等。
做为隔壁县的关中人,小刘老师在这里还是很适应的,他们三个老师要教许多学生,他还要在授课之余,还走村窜户的摸查调研,还要上山下河的绘制地图,甚至把本地的风俗人情以及历史等记录整理下来。
对于今天村里要去迎接圣人这件大事,他也非常激动,年轻人总是心怀满腔热血,尤其是他们这些新一代人,他的父母当年是关中大饥荒的流民,后来母亲饿死,父亲加入了农民军,再后来被官军俘虏,又成了官兵,再后来加入了绍天朝北伐军,才算正式安定下来,他的童年是饥饿和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后来父亲成了绍天朝的士兵,他也在后方的军属营里安顿下来。
虽然一年到头见不到父亲几年,可却不用颠沛流离饿肚子,一大群年纪相彷的少年们在一起生活学习,慢慢长大,等到朝廷收复中原,打回关中后,父亲与许多关中籍的官兵一起调回老家,他也跟着回关中,然后考上咸阳师范读书。
他的经历,让他对绍天朝,对绍天皇帝,与其它小伙伴们一样,都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崇拜。
今天村民们要去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