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朱目光迎上去,认出这是山东老友宋之普,祖籍山东临沂,崇祯朝进士,选翰林院士,做到户部左侍郎,他父亲也在朝为左都御史,父子同殿称臣,一时美谈,宋之普之前做过台州知府,崇祯末因病在籍休养,结果闯军入京,接着吴三桂又引清军入关,北方沦陷,宋之普只好南下。
路上跟从兖州南下的朱以海倒是同路而行,一路上关系处的不错,老朱后来被弘光封到台州,便也邀宋之普同来。
面对这位一同逃过难的山东老乡,朱以海更是毫不犹豫的点头。
“没错,两京沦陷,神州无主,人心惶惶,我责无旁贷。邀请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议此事。唯有再立朝廷,才能更好的号令天下百姓一起抗击鞑虏,中兴大明。”
“则甫兄,可愿共襄大事?”
宋之普大礼参拜,“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这时另一位台州缙绅柯夏卿告诉老朱,说刚才他本来跟宋之普都在灵江边上,已经下江准备自沉殉,被告之了鲁王杀北使决心抗清的振奋消息,于是便打算不死了。
“留下这半副残躯,为殿下奔走,一同中兴大明也。”
陈函辉振臂高呼,“择日不如撞日,就在此刻,摆案焚香,请太祖高皇帝画像悬于正堂,我等台州缙绅军民,便一起拥鲁王殿下监国,率我等共抗鞑虏,中兴大明!”
宋之普和柯夏卿两个刚才灵河赴死同志,此时衣衫都还是湿的,也都激昂的振臂高呼,共拥鲁王监国。
请来朱元璋的画像悬于正堂,众人拥着朱以海坐在画下,坐北朝南。
陈函辉、宋之普、柯夏卿、张国俊、李国辅、王相、刘朝等一干众人,拜伏山呼监国千岁。
在他们后面,是忐忑不安的同知朱辂等原一众带路党投降派,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