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生试、院试都只是地方科举,而到了乡试则是整个府城的考核,所要面对的对手是从府城下辖最为优秀的秀才公们。
周辰就说了:“我二哥觉得他很有把握的。”
周泽这回可是考了秀才前几名,正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时候,觉得一个乡试也是行的。
周泽都说了,他这回要是考上了,就把攒的零花银子全拿出来,请兄弟侄儿们去尽情的花。
周嘉兄弟三个,周泽是最能存得住银钱的了,他对自己的银钱很有规划,一月里该拿多少出来,余下的就存着,喜春都笑了他好几回,说他是“管家公”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花钱,他倒好,另辟蹊径,开始存起来了。
他这些年的月例,四时红封、节气红封,喜春两个可是丁点没动他的,连人家给的红封甚也通通是给了他们自己收捡起来,周泽可是攒下了好大比银子的,是周家的孩子里的“有钱人”。
“他说的啊。”周嘉忍不住就笑。
“行,希望他考上举人,那咱们就能花光他的银子了。”周嘉说完远在他方的二弟周泽,把目光放在三弟周辰身上来,问他:“你要不要到延津书院去进学?”
几家书院之间也是有竞争的,这关系到书院的名声和他们的收人情况,崇山书院文风和气,并不追求甚名次,延津书院则不然,学子们都是相互竞争的,对要参加科举的学子来说,这种互相竞争的文气更容易激发学子们的潜力,激励他们勤奋上进,在考场上也有更稳定的发挥。
这是文风和气的书院不能比的。
周辰没说话,但他表情明显是不愿,周嘉当然知道他在崇山书院久了,难免也沾了书院和气的风气,不喜延津书院这样高压下的你追我赶,也不勉强他。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