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身上,他的体重应该在68到75kg左右,但此时的束龙体重已经80公斤冒尖儿了。
\n
除了【身强体健】这个词条在束龙的身体进入相对成熟期之后,对身体的强化开始更偏向【肌体、骨骼强度】的方向之外,如果埃琳娜见识过束熊和束老爷子两人的体型大概多多少少会释怀一些。
\n
这么一来怎样在不对束龙现在优秀的力量基础之上控制他的体重,就成了埃琳娜每天都必须冥思苦想的命题。
\n
低组別的方程式赛车大多都没有方向助力,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方向盘基本上重得和健身器械都差不多,以束龙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可以说完全薄纱了埃琳娜此前见过所有车手的数据。
\n
之所以束龙初次接触就能如此快速地適应f3乃至是f2的驾驶,可以稳定降伏任何叛逆赛车的强悍臂力就是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n
哪怕是现在这样沉重的转向,束龙握持方向盘的主体都还只是手指,並不是整个手掌都紧紧抓在上面的握法。
\n
在能充分掌控方向盘的情况下,这样的握持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方向盘的反馈更加敏感。
\n
总的来说肌肉的好处很多,但体重还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毕竟无论是怎样的调校和改装,它们最后都敌不过最朴实无华的三个字——轻量化。
\n
无数工程师为了抢占哪怕千分之一秒的圈速优势,绞尽脑汁地想让赛车多匀出哪怕只是几百克的重量,总不能让体重平白无故地拖了后腿。
\n
欧洲范围內像束龙这样的大个子车手並不算少,但他们其中大部分的人体型都儘可能地控制在几乎是有些乾瘪的程度。
\n
埃琳娜一开始想的办法是增加有氧运动的占比,结果用处不能说没有,束龙反而比先前还要更结实了几分。
\n
那就只能在食谱上动手脚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