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他既拿捏住了刘大壮的把柄,又让他爹刘富贵欠了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他赚。
第二天一早。
郭晓莹起来做饭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刘大壮正吭哧吭哧地劈着柴,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她惊讶地看向陈诚。
陈诚把昨晚的事,简单跟她说了一遍。
郭晓莹听完,看着自己男人的侧脸,久久没有说话。
她只觉得,自己的这个男人,虽然平日里话不多,但那颗脑子里,却装着她看不懂的沟壑和丘陵。他总能用一种她想不到的方式,把所有棘手的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帖。
“这几天,收购点也忙。我身子好得差不多了,念安也乖,让我也过去帮你吧。”郭晓莹一边给陈诚盛着玉米糊糊,一边轻声说。
“你那账,记得乱七八糟的。我帮你理理。”
陈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他怎么忘了。
他的晓莹,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心细如发。他那套狗屁不通的记账方式,她早就看不下去了。
“好。”
就这样,下河村山货收购点,从陈诚一个人的草台班子,正式升级成了“夫妻档”。
郭晓莹的加入,让整个收购点,瞬间脱胎换骨。
她不知道从哪找来些小木牌,给每一种山货,都分门别类地挂上了标签。什么等级,什么品相,一目了然。
她还找来一个硬皮本子,用陈诚都看不懂的符号,把每天的收入、支出,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每天晚上,她都会就着油灯,仔仔细细地把白天收来的山货,重新分拣一遍。把那些品相不好的,或者混了杂物的,都挑出来。
陈诚负责对外。
跟村民打交道,跟县城的赵主任谈生意,运货送货。
郭晓莹负责对内。
记账,分拣,打包。
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配合得天衣无缝,效率比之前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天晚上,两人又在旧祠堂里,盘点着当天的收获。
郭晓莹拿着账本,正在给陈诚讲解她的记账方法。
“你看,这个圈,就代表十块大洋。这个叉,就代表一块。这样算起来,就不会乱。”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在账本上划着。
陈诚凑过去看。
两人的头,靠得很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