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开张生意,卖她两把吧。”
秦芳慈发了话,李老三立马把菜递了过去,接过老妪递来的两文钱,激动得脸都红了。
“做得不错,就是这样,”秦芳慈不吝夸赞,又教李老三,“下次再有人讲价一文一把,你就说五文三把。”
才卖出去两把菜的李老三信心大增,“我知道的娘。”
“好了,你们俩在这收着摊子,我去逛逛。”
“娘,”李老三叫住人。
秦芳慈回头李老三担心道:“娘你自己当心。”
“我知道,你们也当心。”
秦芳慈这次就沿着卖菜的这边走着看,也有小贩对着她吆喝,秦芳慈不买就加快脚步往前走,感兴趣的就放慢脚步,小贩叫得太凶了她就摇摇手表示自己只是看看。
青菜大多数是他们家种过的品种,秦芳慈绕一圈是想看看有没有豆干卖。
卤豆干味道也很好,豆腐也是蛋白质。
可惜她找了一圈,没找到一个豆腐摊。
原身记忆中也没有豆腐,还以为是村子里没有人做,县城里也没有吗?
至于水果这种东西,秦芳慈逛完整个市场只在角落里看见有人卖枇杷,不多,一小堆,果还小,大的只有以前买的一半大,小的更小,看着就觉得酸。
秦芳慈上前问了一下,“你这个怎么卖?”
那人看了秦芳慈一眼,觉得她不会买,又抱着一丝期待,毕竟他守一个时辰了,问价的也就那么几个,买的还一个没有。
万一呢?
万一瞎猫就碰上死耗子。
“卢橘二十文一斤,我这里就两斤多,你要带点不?半斤我也卖的。”
原来在这里枇杷叫卢橘。
不怪原身不知道,莲塘村那边没有枇杷树也没有人吃枇杷,准确来说后世常见的水果在这里都很奢侈。
村民们吃得更多的还是山上的野毛桃那种。
“太贵了,你少一点,比肉价还高了。”
卖卢橘的人愁得皱起了眉头,“我真的没有喊价了,我家就两棵卢橘树,结的果全摘来了,伺候了一年就长了这么一点儿。”
“三十文,我给你全包圆了,你看行不行?不行你再等下一个。”秦芳慈说着起身就要走。
家里几个孩子嗓子听起来都不舒服的样子,秦芳慈打算买了带回去做点儿枇杷水给孩子们喝喝。
“行,都给你了,唉,我家里人还想多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