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扩大、建造,以及太阳能传输转换装置的扩大、建造。
\n
现在月球基地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建好的区域可以供百人左右生活所用,太阳能传输转换装置也建造了一部分,可以直接转化传输电能,来供给基地使用。
\n
月球基地上也有四十人左右的团队,他们中有一半儿左右,都已经工作超过两个月,需要返回地球表面,做健康检测以及正常的休息。
\n
但是月球基地还是要继续扩大,并不是要求供给太多人生活,或者是建造专门的生活区域,而是要建造专业的实验室,来做科学研究使用,同时,航天局也要建造超大射电雷达,奕星则是按照计划,准备建造超高功率z波卫星。
\n
这些都是需要高能源支持的。
\n
实验室运转需要人手,扩大太阳能传输转换装置的规模,来供给更充足的能源,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n
所以月球基地还是要继续扩大,传输能源建造也要一直进行下去。
\n
这一批上月球工作的人中,有十几个都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其中有一半儿是天文学家,还有几个是做其他研究的。
\n
比如,植物学家。
\n
有专门做植物研究的,申请上月球去做植物培育。
\n
李仁喆也是很特殊的一个,他是一名微生物学家,上太空的目的也很有针对性,就是做变异红螺菌的研究,希望让变异红螺菌适应月球的光线,甚至是射线,不要求能在月球的超恶劣环境生存,但希望能在生活区正常繁殖。
\n
即便只是要求生活区繁殖,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n
空间站培育过很多的植物、微生物,大部分都会出现问题,从而慢慢的失去生长繁殖能力,甚至会直接死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