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镇邪一听,立刻跟孟琅去了山北,正听到申王出征,破了燕州义军,杀了偏头豹的消息。燕州义军已散,山北局势大乱,二人根本打听不到君稚的消息,只得无功而返。卞逆慈得知君稚失踪,着急不已,卞三秋也有懊悔之意,然而此时山北已经不能去了。第二年,燕州刺史符晓通为申王所杀,至此,山北全境皆没。
山北一没,鹤州、长州大危,二州火速联盟,以横山为壁垒,与申兵相抗。卞家南迁到徐州,暂住在秦镇邪和孟琅的屋子里。申兵的攻势一日猛似一日,眼看就要打过横山时,申王忽然死了。山南闻此,额手相庆。
新即位的申国王子才十三岁,难以控制朝中局势,且山北局势混乱,此时贸然进攻,恐有后顾之忧。于是,申国攻势暂缓,山南获得了短暂喘息的时机。
九年后,申兵再次南下。小申王有令,投降者一律不杀,官者保留原职。然而,长、鹤二州仍坚持与申兵相抗。徐、明二州也出兵援助,参丛则趁机骚扰明、长二州,夺走大片土地。双方相持三年,终于,申兵攻下了崔牙关,先破长州,再攻鹤州。
徐、明二州见状,出兵驰援鹤州,南边瀛水,依旧按兵不动,隔梦厝河观火。当时,卞安已及冠,他自小跟卞三秋学符,跟卞逆慈学剑,听说申兵打到了鹤州,他拎着剑就参军去了,连声招呼都没跟家里打。不料他这一去,竟杀了申国一员大将,得了徐州刺史激赏,一跃成为他座下名将。
申兵遇挫之后,兵分两路,一攻鹤州,一攻明州,同时派秘使去往参丛,约定合兵进攻明州,事成后平分明州之地。参丛王心动,大举入侵,明州遭两军夹攻,陷入颓势,鹤州亦苦苦支撑,最终,明州先破,鹤州亦败。徐州刺史谈锋将自己在书房中关了两天两夜,最终亲赴前线,与申王和谈。
谈锋愿意归顺申兵,条件是申人不得残杀徐州百姓,也不得在徐州大肆劫夺。小申王慷慨应允,率兵火速度过徐州,不曾多停留一日。瀛水观望甚久,见状,亦归顺。至此,山南诸州,皆归申姓。小申王在瀛水南边白露城立碑记事,大祭祖先,同时令十路人马从瀛水出发,奔告各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