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身体以后,孙师傅要亲自给予按摩恢复,便于恢复和夯实基础。
孙师傅身为冀省狮城人,自小在家乡跟随八极拳四代传人习武,精研武学,终身未婚,也无儿无女,只收了三个内堂徒弟,把宋志看做关门弟子,倾囊相授,寄希望他能传承自身的技艺,并发扬光大。这也对宋志的习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要求高,所以宋志每日吃苦受累,成为每日必备的修行。
比如学习八极拳初期,浸药材的第二天就要锤炼手、背、臂、肘、胯、腿、脚等部位,以沙袋为主,先期是河里的细沙,后期陆续更换为粗砂、绿豆、黄豆、蚕豆、铁砂等。每天每个部位最少100次,每次宋志的各部位都是伤痕累累,可第二天,孙师傅仍然要求宋志坚持。
学习和练习武学招式时候,孙师傅手拿一个蜡烛干,只要宋志那个动作不到位,就要以蜡烛干抽击,直到宋志形成身体机体的自然条件反射,达到孙师傅的各项严格要求为止。
为增加宋志习武后的技能运用,使宋志所学武学融汇贯通,孙师傅在他七岁后,每日必须要求宋志和自己对练,孙师傅从不留手,宋志每天都挨几场揍,脸上鼻青脸肿,身上斑驳陆离,这也成了每日的家常便饭。
宋志母亲心疼小儿子,多次与宋文阁商量,孩子小,应该慢慢学习,慢慢的修炼,实在不行就休息一下。宋文阁也很心疼,找机会和儿子商量,但宋志心智坚决,他深知所有的学武弟子,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宋志在孙师傅的细心呵护下,身体越来越坚韧,脉络越来越开阔,武艺越来越精湛。宋志十三岁的时候,与孙师傅的对练就胜多负少了。孙师傅看到宋志每日的进步,和宋志奶奶说:宋家其他儿女武艺可以自保,但集大成者非宋志不可,宋志唯一欠缺的是实际的历练。
宋志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或者说煎熬中度过。他少时唯一的快乐时光,就是每日下午放学之后,他经常与两位哥哥或者发小武训、张长兴几人,骑马到四周山里狩猎,或者到河边去抓鱼、捞鱼、打鱼。
家乡四周的山是华北燕山山脉的一部分,虽然最高的高度也只有几百米,但山脉连绵不绝,一山套着一山,因为人口密度低,原始森林和厚密的草甸子,这在前世已经成为光秃秃的山了。原始森林里,常年无人行走,充斥着一人高的草叶子、藤蔓等,也盛产松树、杨树、柏树及各种灌木,枝脉相连,连绵不绝;东北虎、黑熊、豹子、豺、狼、野猪、鹿等飞禽走兽满山漫谷,即使在夜里的城镇,也能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