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每日跟随皇上学习治国之道,对民生疾苦也颇为上心。前日江南水患,三阿哥还主动提出开仓放粮的建议,皇上都赞他心怀天下。” 她从袖中取出永瑾撰写的策论,“这是三阿哥对漕运改革的想法,还请太后过目。”
太后翻开策论,目光逐渐变得凝重。永瑾虽年幼,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漕运中的弊端,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她冷哼一声,将策论扔到一旁:“就算有些小聪明,也不能坏了祖宗规矩!立储之事,哀家自有主张!”
富察仪欣知道,太后是想扶持其他皇子,以制衡她日益增长的势力。她没有争辩,只是恭敬地磕了个头:“一切全凭太后做主。只是三阿哥对太后敬仰已久,常说若能得到太后教诲,定能受益匪浅。” 这番话看似示弱,实则在提醒太后:永瑾若为太子,必不会亏待她。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分成了两派。以周明远为首的大臣力挺永瑾,他们联名上书,称 “三阿哥德才兼备,乃太子最佳人选”;而太后一党的官员则以 “立储过早,恐生祸端” 为由,强烈反对。两派争执不下,皇帝只好暂时搁置此事。
富察仪欣却没有坐以待毙。她让永瑾更加勤奋地学习,不仅熟读经史子集,还钻研兵法、农桑;又让和悦公主在宗室女眷中广结善缘,为永瑾积累人脉。她自己则频繁出入慈宁宫,表面上是请安,实则在窥探太后的态度。
一日,太后突然提起:“哀家听说,五阿哥的生母德妃,近日在暗中联络大臣?” 富察仪欣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德妃娘娘一向贤良淑德,许是为皇上分忧。”
“哼!” 太后冷笑,“她那点心思,以为哀家不知道?不过是想为儿子争个太子之位。” 她盯着富察仪欣,“皇贵妃,你也是做母亲的,应该明白,为了孩子,有些事不得不做。但切记,莫要过了头。”
富察仪欣心中警铃大作,她知道,太后这是在警告她。她立刻跪地:“臣妾明白,一切以江山社稷为重。若有其他皇子比三阿哥更适合太子之位,臣妾绝无二话。”
这番表态让太后的神色缓和了些。富察仪欣却清楚,太后绝不会轻易放弃。她必须加快步伐,为永瑾争取更多的支持。
她暗中联系父亲,让江南商会的富商们联名上书,称赞永瑾心系百姓;又让富察明远在边疆立下更多战功,为富察家增添砝码。在她的运作下,支持永瑾的声音越来越高。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对永瑾有利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永瑾突然染上恶疾,卧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