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筹谋:为子女成长布局,结交朝中大臣。
长春宫的晨钟敲碎薄雾时,富察仪欣正俯身替永瑾整理衣襟。三岁的小皇子着玉冠,眉眼间已有了几分帝王家的英气,而一旁的和悦公主攥着绢帕,奶声奶气地要给兄长系上穗子。春桃捧着檀木匣进来,压低声音道:“娘娘,翰林院编修徐砚之求见。”
富察仪欣眸色微沉。半月前她特意请旨,让这位素有 “江南第一才子” 之称的大儒入宫教导皇子。可刚踏入长春宫,徐砚之便被眼前景象惊住 —— 永瑾正蹲在地上,用炭笔在青砖上画着水车构造图,和悦公主则踮脚指着图纸,脆生生地问:“哥哥,这个齿轮为什么要转呀?”
“徐先生请坐。” 富察仪欣示意宫女上茶,目光扫过对方藏在袖中的《论语》,“本宫希望皇子公主所学,不止圣贤书。” 她拍了拍手,宫人立刻呈上两摞书册,“这是江南书局新印的《农政全书》《算学启蒙》,还有西洋传教士翻译的《几何原本》。”
徐砚之翻开泛黄的书页,手微微发抖。他从未想过后宫妃嫔竟有如此见识。富察仪欣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墙:“先生可知,当今圣上最看重何事?” 未等对方回答,她已轻笑出声,“是江山稳固,是国库充盈。永瑾将来若想担起社稷重任,单靠‘之乎者也’可不够。”
就这样,长春宫的课业别开生面地开始了。每日辰时,徐砚之讲解经史子集;巳时,从江南请来的巧匠演示水车、织布机;未时,西洋传教士带来地球仪,讲述海外诸国风土人情。富察仪欣常抱着和悦公主旁听,时不时提点几句,连皇帝来探望时,都忍不住惊叹:“永瑾竟能算出漕运船只的载重量?”
然而,她的筹谋远不止于此。中秋宫宴上,富察仪欣特意将座位安排在户部尚书周明远旁。酒过三巡,她轻声道:“听闻周大人长子在江南治水颇有成效?本宫近日正让永瑾研读水利典籍,不知可否请令郎入宫,与皇子交流一二?”
周明远瞳孔微缩。这位昭懿昭睿皇贵妃看似在为皇子求学问,实则是在试探他的立场。斟酌片刻,他笑道:“臣求之不得。犬子若能为皇子解惑,实乃周家之幸。”
此后,朝中局势悄然生变。内阁首辅之女被指婚给富察家旁支,掌管吏部的侍郎主动提出为公主择师。富察仪欣却愈发谨慎,她在长春宫设下 “建言箱”,让宫人匿名写下对朝中大臣的观察;又通过父亲的商队,搜集官员们在地方的政绩口碑。
一日,永瑾皱着小眉头来告状:“母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