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慈宁宫,海棠花开得如火如荼,将朱红的宫墙都染成了淡粉色。林晚棠斜倚在描金软榻上,听着窗外传来的孩童嬉闹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那是胤暄的嫡子,刚满三岁的小皇孙,正在庭院里追着蝴蝶跑,奶声奶气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宫殿。
“太后,皇上请您去乾清宫商议要事。” 贴身宫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林晚棠起身,任由宫女为她披上织金云纹披风,铜镜里的自己,虽已年过半百,眉眼间却依然透着当年在后宫争斗时的坚韧与睿智。
乾清宫内,胤暄正对着铺满舆图的长案皱眉。听见脚步声,他立刻转身,脸上露出孩童般的欣喜:“母后,您来得正好!儿臣正为通商之事犯愁。” 林晚棠走到案前,目光扫过舆图上标注的港口,那些她曾在现代历史课本上见过的城市,如今正等待着开启新的繁荣。
“还记得儿臣小时候,您教我用滑轮书架吗?” 胤暄突然说道,“如今儿臣也想在通商上用些‘奇思妙想’。儿臣打算开放更多港口,与西洋诸国建立往来,不仅互通有无,还能学习他们的技艺。” 林晚棠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她教导下,用三棱镜探索世界的少年。
朝堂之上,胤暄推行新政,广纳贤才。曾经在九子夺嫡中针锋相对的皇子们,有的被圈禁,有的早已故去,而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如纳兰揆叙、岳钟琪等人,皆得到重用。胤暄不仅减免赋税,还兴修水利,百姓们安居乐业,街头巷尾都传颂着新帝的仁德。
后宫之中,林晚棠垂范天下。她废除了许多严苛的宫规,让宫女太监们得以休养生息。曾经在争斗中失去性命的安常在、巧云等人,林晚棠都追封了她们,还妥善安置了她们的家人。如今的后宫,少了勾心斗角,多了和睦温馨。妃嫔们时常来慈宁宫向她请安,听她讲述前朝后宫的故事。
柔嘉公主的婚事,更是让整个京城为之轰动。林晚棠为女儿精挑细选的驸马,是朝中一位年轻有为的状元郎。婚礼那日,十里红妆,从紫禁城一直延伸到驸马府。柔嘉身着华丽的嫁衣,在花轿中向她含泪道别:“母后,嘉儿舍不得您。” 林晚棠轻抚着女儿的脸颊,眼中满是不舍与欣慰:“去吧,好好过日子,若受了委屈,记得还有母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胤暄的政绩愈发显着。在他的治理下,大清国富民强,周边诸国纷纷来朝进贡。林晚棠看着万国来朝的盛景,站在后宫的城墙上,思绪飘回了初入宫的那天。那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更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