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 越往上,空间越显开阔宁静,但无形的压力却成倍增长。这里的考验,往往直指大道本源。或需以寥寥数语,阐述某位圣贤微言大义的真谛,引发圣贤虚影点头认可;或需临摹前代书画宗师的真迹残片,不仅要形似,更要神至,能得其一丝神韵流转方算过关。能走到这里的,无不是名动一方的大儒或惊才绝艳的后起之秀。
登顶!
“登顶文澜楼”——这五个字,在大夏文坛,已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象征!它意味着你的才情、学识、悟性,都已得到了这座汇聚了古今文运的圣楼的认可,足以名扬四海,青史留痕。
无数文人穷尽一生心血,皓首穷经,所求的,或许就是有朝一日能站在那九重之巅,俯瞰洛水苍茫,感受那“一览众山小”的文道极境。
然而,登顶的诱惑,远不止于虚名。
一个在文人间口耳相传、近乎神话的传说,让那文澜楼顶楼蒙上了一层令人心驰神往又敬畏无比的面纱:
顶楼,是文脉的源头之一,珍藏着无数大儒名家的真迹初稿!
那并非寻常可见的拓本或仿品,而是凝聚了原作者创作时最巅峰、最纯粹、最炽热情感与文思的墨宝本源!
这些真迹初稿,被小心翼翼地供奉在顶楼特殊的阵法之中,散发着肉眼可见的、或氤氲如霞、或璀璨如星、或厚重如山的文气光晕。
据说,仅仅是置身其中,无需刻意修炼,那浓郁到化不开的文道本源气息,便会如同甘霖般自动浸润来访者的身体,洗涤神魂,夯实根基,甚至能让人捕捉到一丝原作者创作时的“灵光”与“道境”!
这对于任何层次的文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巨大造化,足以省却十年乃至数十年的苦功,甚至可能一朝顿悟,突破困扰已久的瓶颈!
文澜楼顶楼
一道流光划过,曹大器和颜洛神出现在了文澜楼的顶楼。
颜洛神睁开眼睛,看了一下四周,这……这里竟是——文澜楼顶楼!
她难以置信地环顾四周。这里不再是山野的寂静,而是一种沉淀了无数岁月、凝聚了浩瀚文华的深沉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的墨香与古老纸卷的气息,还有无数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历代文宗先贤的精神烙印。柔和而神圣的光晕从四面八方散发出来,照亮了悬浮在特殊阵法中的、那些足以让任何文人为之疯狂的稀世真迹。
甚至,她还看到了曹大器当日力压群妖、引动洛神降临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