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脸上抓出几道血痕,"我不管!你去把兴邦叫来,让他把建国弄出来!他是他亲哥啊!"
赵东海任凭老伴撕打,一动不动。烟锅里的火早就熄了,就像他眼中的光。良久,老人才沙哑着嗓子说:"要去你自己去,我没那个脸。"
院子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赵母压抑的啜泣声。张翠花站在一旁,眼神飘忽不定——她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家里,已经没人能制得住赵兴邦了。
或者说,从他分家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个村子里,没有谁能够压得住他了。
远处传来村民们的说笑声,隐约能听见"试点村"、"项目资金"之类的字眼。夕阳西下,将赵家老宅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只垂死的野兽,蜷缩在时代的角落里。
又是一日过去,大早上的鸡鸣声还没停下,村口就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三辆满载物资的卡车排成一列,缓缓驶入赵家村。打头的吉普车上,王科长正探出半个身子跟路边的村民挥手。
"来了来了!"王婶挎着菜篮子,一路小跑着挨家挨户报信,"县里送种子来啦!"
赵兴邦正在地里查看墒情,听见动静直起腰来。阳光照在他汗湿的背脊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王玉兰小跑着送来汗巾,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当家的,听说物资到了。"
"嗯。"赵兴邦擦了把脸,目光投向村口扬起的尘土,"去看看。"
村委会前的空地上已经围满了人。孩子们在卡车旁嬉闹,妇女们交头接耳,男人们则眼巴巴地盯着车上盖着帆布的货物。王科长站在最前面的台阶上,手里拿着个铁皮喇叭,正跟老村长说着什么。
"乡亲们静一静!"老村长敲了敲铜锣,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现在请县农业局的王科长讲话!"
王科长清了清嗓子,声音通过喇叭传遍整个晒谷场:"经县委研究决定,赵家村农业技术推广试点项目,今天正式启动!"他展开一份红头文件,"现任命赵兴邦同志为项目技术总负责人!"
掌声如雷,赵兴邦在众人的注视下走上台阶。他接过盖着大红印章的任命书时,看见人群里刘婆婆正抹眼泪,张老汉激动得直搓手,连一向刻薄的李麻子都使劲鼓掌——这个试点项目意味着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是全村人的希望。
"下面发放第一批物资!"王科长一挥手,工作人员掀开了卡车上的帆布。
欢呼声戛然而止。车上整整齐齐码着的麻袋看起来灰扑扑的,有几个甚至已经泛黄,明显是存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