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色,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县棉纺厂。
棉纺厂的采购主任是个精明的中年女人,姓陈。见到赵兴邦带来的棉花样品时,她的眼睛瞪得溜圆:"这棉纤维长度...这洁白度...赵同志,你确定这是本地种的?"
赵兴邦笑而不答,只是又掏出一把棉籽:"陈主任可以拿去做检测。"
检测结果让整个棉纺厂的技术部都轰动了。纤维长度、强度、细度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优质棉标准,甚至比新疆棉还要出色。
"有多少我们要多少!"陈主任当场拍板,"价格按特级棉结算!"
同样的场景在城里最大的饭店"聚仙楼"再次上演。当赵兴邦拿出空间出产的蔬菜和禽蛋时,大厨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这西红柿...这鸡蛋...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好的食材了!"
饭店经理二话不说就签了长期供货合同,还主动提出预付三成货款。
夕阳西下时,赵兴邦骑着自行车满载而归,这自行车也是赵兴邦许诺给家里人的四件物品之一,虽然后世各种跑车也都普及了,不过在这个时代,吉普车这种东西还是只有那些很有钱的人才买得起的。
背篓里装满了合同和定金,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送货安排。等这批货出手,他和玉兰的日子就更宽裕了。
然而,就在他距离村子还有二里地时,远远看见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扬起尘土,驶进了赵家村。
"那是..."赵兴邦眯起眼睛,心中突然涌起一丝不安。他加快蹬车的速度,向村里赶去。
吉普车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个穿着笔挺中山装、梳着一丝不苟背头的干部模样的男人走了下来。他神情严肃地环顾四周,正是农业局的马伟副主任。
"领导!领导您可算来了!"老刘头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点头哈腰地凑上前,"我们可把您盼来了!"
马伟皱了皱眉:"你是..."
"我是赵家村的刘福贵啊!"老刘头谄媚地笑着,"就是我给您写的举报信!"
马伟这才恍然大悟:"哦,你就是那个..."
话没说完,赵桂芬就带着赵家一帮人呼啦啦围了上来。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领导啊!您可得给我们老百姓做主啊!我那不孝子挖到国家财产私藏,还骗全村人的地..."
"就是就是!"李二狗也挤到前面,"他还跟城里黑心商人勾结,倒卖文物!"
马伟被这群人七嘴八舌的指控弄得头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