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沙瑞金打断他,钢笔在报告上划出粗线,"等拿到确凿证据再补手续。望北楼的人既然敢用财政系统洗钱,就一定留下了痕迹。"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秘书送来Z纪委的加急电报。
祁同伟接过扫了眼,递给沙瑞金时指尖微颤——张海洋只用了八个字:"收到,静待时机。"
此时的李为民审讯室,赵刚将一张照片推到他面前:香江某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个模糊的人影。"这是刘生吗?"
李为民的瞳孔骤缩,又迅速恢复平静:"不认识。"
吕梁突然合上笔录本:"你女儿在伦敦政经学院的奖学金,来自巴马的匿名基金会,而这个基金会的资金源头,正是你审批的那笔'技术服务费'。"
铁椅发出第二声刺耳的响动,李为民的肩膀垮了下去:"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监控室里,祁同伟对张鹏说:"加派人手盯财政厅预算处,尤其是09年以后入职的人员。"
他调出人事档案,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有个叫"刘伟"的科员,籍贯是汉东,入职时间正好是李为民第一次审批异常资金的前一周。
联合专案组的第一次碰头会在省纪委的保密会议室召开。
长条桌上摆满了财政审批单,按年份码成小山。
吕梁用红笔圈出重叠的审批日期:"这些资金流出的时间点,都集中在季度末,正好是财政系统对账的盲区。"
纪委监察室主任指着其中一张单据:"这笔五千万流向了澳洲,收款方是家矿业公司,法人代表是王崇福的远房表亲,但实际控制人查不到。"
祁同伟将"刘伟"的照片钉在白板上:"这个人上周请了长假,说是回老家探亲。"
他的钢笔在照片额头点了点,"查他的社保记录,我要知道他在来汉东前的工作单位。"
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卷落,张鹏望着楼下往来的公务车:"张书记那边有回音吗?备份数据能不能..."
"他说'时机未到'。"祁同伟想起张海洋的短信,"Z纪委最近在查别的案子,我们得自己先啃这块硬骨头。"
下午四点,反贪局干警在城郊仓库找到了刘伟的临时住处。
房间里的笔记本电脑还开着,屏幕上是未关闭的加密聊天窗口,最后一条消息是:"清理痕迹,待命。"
发送时间就在半小时前。
吕梁翻着床头柜上的通讯录,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